国内首座大规模连续梁特大桥成功合龙
16日下午,国内首座将体外预应力技术应用于大规模连续梁的特大桥——官渡黄河特大桥主桥在河南郑州市中牟县的黄河之上成功合龙。这标志着官渡黄河特大桥全线贯通,预计年内具备通车条件。
官渡黄河特大桥全长7377米,双向八车道,由河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和中交一公局共同出资采用PPP模式建设,是国道107改线的咽喉工程。此次合龙的大桥主桥由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全长2325米,共36个T构,规模庞大,施工组织复杂,是河南省品质工程创建试点项目和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作为国内首座将体外预应力技术应用于大规模连续梁的特大桥,官渡黄河特大桥采用外观追求简约、务实的设计理念,抛弃了繁琐的装饰性结构,将技术和施工难点设置在了梁体内部。其中,全桥梁体内部共设置体外预应力钢束504束、15624根,重达1998吨。
“如果把桥梁比喻成人体,钢筋就是骨骼,混凝土就是肉身,体内预应力就是筋,体外预应力就好比搬运或行走助力器,减轻了桥体负担,检修方便,容易更换,从而也减少了后期维护对生态带来的影响。”官渡黄河特大桥主桥项目经理陈勇说。
据介绍,官渡黄河特大桥的建成将对保证国道107南北大动脉的畅通,消除黄河滩区交通运输发展瓶颈,促进黄河两岸人流、物流的便捷通行,发展沿黄经济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转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