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交通运输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经验做法获中国交通报刊登推介
9月5日,中国交通报对全国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专题报道。安徽省芜湖“互联网+交通安全教育”创培训新模式、舒城“四好农村路”示范助脱贫获刊登推介。
安徽芜湖“互联网+交通安全教育”创培训新模式
安徽省芜湖市建立了“芜湖市交通运输企业安全教育服务监管平台”,通过卫星定位、二维码扫码、人脸识别、身份证识别等人证识别技术的多重组合,提高参训人员的身份识别效果,确保培训工作的真实有效。
集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了企业培训成本、缓解了工学矛盾,使安全培训覆盖面更广。通过建立行业管理部门与企业间“上传下达”的新通道,芜湖市有效提升了行业法律法规、安全通知、事故通报等传递的效率。
目前,该平台注册用户数超过33.86万人,培训报名人数约72.98万人,培训完成率近90%,得到了应用企业及从业人员的好评,提升了交通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增强了行业监管能力。这一培训模式被交通运输部安委会评为“平安交通”安全创新案例。
安徽舒城“四好农村路”示范助推脱贫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坚持“建、管、护、运营”并重,积极探索“交通+”模式,最大限度激发交通活力,使交通成为惠及民生、绿色发展、全域旅游、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畅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2013年以来,舒城先后投入70余亿元,改造国省干道174公里、农村道路3114公里,实现城乡和镇村公交线路通达21个乡镇,覆盖90%行政村;实施“五长共建”,创新农村公路管养机制。
推行“交通+民生”模式。按照“财政补助、一元普惠、城乡一体”的思路,县财政每年补助3800万元,开展一元公交通全县惠民行动,方便群众出行,每年旅客运输量达2200万人次,年均节约群众出行成本约2.5亿元。
推行“交通+农旅”模式。例如,通过建成206国道南段和5.5米村村通公路,舒城县南港镇依托便捷交通,建立留乡湾度假村,将2000亩土地纳入托管范围,惠及233户359人,人均年收入已由3年前的不足4000元增加到现在的2万元。
推行“交通+电商”模式。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建成21个乡镇公交站、490个村级交通综合服务点,打造农村电商物流平台,开拓“公交帮你带”业务,服务群众脱贫致富。该县2017年电商销售额排名安徽省县级第一,2018年阿里研究院发布“2017-2018年贫困县农产品电商50强”排行榜,该县位居全国第二。该县2017年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2018年再次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转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