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铺就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6月3日上午,在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铺轨施工现场,随着现场指挥人员一声号令,一组500米长钢轨从T11运输车前端缓缓送出,平稳落在无砟道床上,标志着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建设整体从线下施工转入线上轨道铺设阶段。
连接着北京市区、大兴机场和雄安新区的京雄城际铁路,作为一条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支撑建设雄安新区的重要干线,全线建成通车后,不论是对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高速铁路网结构,还是带动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亦或是便利沿线群众出行活跃周边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高标准的建设,势必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上快车道起到积极有力的促进作用。
据报道,京雄城际铁路共分两段建设运营,其中李营至大兴机场段设计时速250公里,已于2019年9月开通运营,而大兴机场至雄安段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2020年底开通运营。
智能化为高标准铺轨保驾护航。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的铺轨作业,不仅沿用了以往多项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更是采用了国内领先的铺轨作业运输调度智能化控制平台,将格上格的高标准贯穿铺轨作业全过程,实现了铺轨作业运输调度指挥信息化、机车运行监控实时化、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化、统计分析自动化等“四化”目标。为在2个月内高标准完成河北段160.7公里的铺轨任务,在实施智能化作业的基础上,沿用具备“运输+推送”功能的长轨运输一体机T11进行铺轨作业,不仅有效减少传统铺轨作业中的倒运环节,确保直接“一步到位”, 更是实现了没有铺轨基地还可以快速高效作业的目标,取得了与北京段铺轨同样的高标准效果。此次铺轨作业预计7月底完成,9月中旬具备联调联试条件,高标准下的高效率值得期待。
精细化为高标准铺轨筑牢基础。对于包括京雄城际铁路(北京段)70公里、(河北段)160.7公里,共计230.7公里线路钢轨的焊接、运输供应任务,建设者们不仅承受着时间紧、任务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巨大压力,而且还要克服疫情影响,做好日常防护。在这种情况下,为高标准完成铺轨进度,建设者们加班加点,精细化作业、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焊接,采取“双探伤”扫查、“四尺测量”微创整形、检验+抽验动态分析等措施,以确保钢轨焊接的高质量。在钢轨运输环节,精细化安排、精细化调度、精细化落实,抽调3列T11长轨车确保日运轨10公里,保证京雄城际上下行同步作业的需求,对焊轨基地装轨、途中运输、线上卸轨等关键点,加大安全盯控力度,在作业人员配备上,甲乙两班人员全部上岗、随时待命。在卸轨环节,针对部分线路作业条件复杂,实施“一日一方案”,认真落实安全卡控措施,将精细化落实到每个环节,确保每一组钢轨的平安落地。
京雄城际铁路建设的高标准,是高铁建设中国标准的生动体现。在常态化防控疫情之下,依然不降的建设高标准让铁路建设发展的根基更加牢固。而用高标准铺就的京雄城际铁路,不仅会给铁路的基础建设增添上浓重的一笔,更可为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驶上快车道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转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