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言必称“质量” ?因为这是飞机生存的命运线
新年上班第一天,中国商飞公司接连召开两个重要会议:客户服务工作会议和质量安全专题会议,2020年“客户”和“质量”仍然是大飞机事业的两大关键词
“质量形势是不是很严峻”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商飞公司上下言必称“质量”,引起一些朋友的猜测和担心。
感谢大家,我们没有遭遇重大的质量问题,但质量确实成为我们一个越来越重大的问题。
从十几年研制一架飞机,到一年生产几架飞机,到现在年批量生产几十架飞机;从2002年开始立项研制ARJ21支线喷气客机,到2008年组织研制C919干线客机,到目前同时开展CR929详细设计、C919适航取证和ARJ21批量生产、规模运营,不知不觉间我国商用飞机走过了新时期的二十年,由初创期进入了成长阶段。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的时刻。最险是安全。
从第一架到第十架,从第十架到第二十架,从第二十架到第一百架……我们憧憬和欣喜于这些数字上升之时,也必须直面安全风险的累积,安全考验的升级。
最难是质量
质量,听起来是个熟悉的名词,品味起来却是个崭新的概念。
34年前,黄海之滨,那位36岁的山东汉子,用那把一口气砸碎76台冰箱的铁锤,把它带入我们的视野;31年后,在上海虹桥机场排队打出租车的人群中,那位把企业带到世界通信设备制造商第一位置上的72岁老人,却用自己的背影诠释着它更新更高的内涵,“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
潮起潮落,斗转星移,时代的重心正由供给侧转向需求端,发展的主题正在升级,“质量”的内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昨天,它对立着的是“差错”,是“问题”,是“缺陷”;今天,它更上层楼,追求的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念”,谋求的是“准确理解客户需求,及时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
作为一个核心词汇,“客户”就这样被刻入到新时期商用飞机发展“辞典”;作为集选择者、使用者、检验者、评判者、建议者于一身的新伙伴,不同追求、不同需求、不同气质个性的国内外客户就这样实实在在地站到了我们的面前。
而质量,就是连接起他们和我们的那根“红绳线”。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转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