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101线浮出水面 五轨换乘的副中心站枢纽项目获批复
4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市发改委处获悉,北京市发改委已于近日批复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以下简称“副中心站枢纽”)项目建议书。未来,该枢纽不仅是京唐城际铁路始发终到站,也是城际铁路联络线及地铁6号线、平谷线、101线的换乘车站。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副中心站枢纽依托京唐城际铁路和城际铁路联络线,可实现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天津、唐山等地,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据了解,该枢纽西起北运河东岸,东至东六环外路县故城遗址区,北起京哈南侧路,南至杨坨中路、杨坨一街,实施范围约59公顷,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
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落地,副中心站枢纽作为规划确定的本市服务全国的客运枢纽之一,也是本市主导推动建设的重要交通枢纽。
目前,项目按照“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原则推进实施。这意味着,建设内容涵盖了京唐城际铁路和城际铁路联络线车站、地铁平谷线和101线车站、接驳场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市政配套设施等6部分。
“其中,101线是一条全新的地铁线,此前官方并未过多介绍,将织密通州轨道网络。”前述负责人表示。
副中心站枢纽建成后,地下总建筑面积约128万平方米,构成了极其复杂的“地下城市”。同时,该枢纽连接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和两条铁路线路,依托地铁6号线、平谷线、101线实现快速连通中心城区及副中心周边区域,形成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的高效衔接。
值得一提的是,该工程被定位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通过换乘通道,距离最近的两条线路换乘只需1分钟,一般换乘可在3分钟完成。为方便携带行李及行动不便的乘客换乘,站内还可通行电动接驳车。
除完善北京市内交通运营外,副中心站枢纽还推进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助推城市副中心建设。
前述负责人指出,该站完善本市客运枢纽格局,它是北京东部地区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可通过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提升城市副中心对北京东部各区及津、冀地区的交通辐射能力,进一步发挥城市副中心的交通枢纽门户作用,完善本市客运枢纽格局。
副中心站枢纽基于“站城融合”的理念,采取了统一规划建设主体、一体规划设计的一体化开发模式,实现了交通功能与商务办公、综合服务功能的高效耦合,结合地上开发,可围绕枢纽打造交通中心、就业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形成城市活力微中心。
目前,作为城市副中心拉开城市框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副中心站枢纽已全面复工。据悉,该工程已于2019年底开工建设,总工期约5年,预计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根据日前预测,项目建成后,副中心站地下日均换乘客流将达到47.2万人次。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转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