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抢通364处水毁路段
日前,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进入汛期以来,全区对国省干线公路实行了24小时巡查,本着“先通后畅”的原则,累计投入机械设备1368台班,抢通104条、364处水毁路段,全力以赴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当前,内蒙古自治区进入防汛关键时期,全区共有965公里路基路面、417座桥涵、3.45万立方米防护工程发生水毁,公路水毁损失达3062万元。为全面加强防汛救灾工作,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召开会议,明确加强应急队伍管理,组织修订完善应急方案预案;加大对公路、桥梁、隧道的巡查力度;加强汛期客货运输安全管理,及时采取停运措施;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严防船舶失控翻沉、触礁、撞桥等危险情况发生;加强汛期施工安全监管,对临边涉水、基坑围堰、路堑高边坡等重点区域实施安全防控和隐患治理。
自治区公路在建项目积极开展防汛工作,加强信息报送和应急值班值守,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保障施工一线人员设备安全。包茂高速公路包头至东胜段改扩建工程建立了气象预警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昭君黄河大桥等重点控制性工程、地形低洼区域的管理;经乌高速公路组织参建单位开展防汛逃生应急演练活动,确保洪峰来临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撤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转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