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协同发动公路运输持续增长新引擎
“运费已经十年没有涨过价了”,近日,上海某物流公司副总向媒体表示,“运费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运输公司互相恶性竞争,会用超载、超时工作的方式来竞争市场。”
在国内物流市场,公路运输一直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而在这个运输规模巨大的行业,又充斥着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和运输车队,“小散乱”的现象一直存在。
随着竞争的残酷化,整个公路运输领域增长乏力,于是开始在车货匹配、平台化、联盟,新零售领域不断尝试突破。
如何才能找到今日公路货运持续成长的动力引擎?
公路货运起于90年代末,是改革开放最早的行业、曾经“车轮一转黄金万两”,到2017年到达转折点,货量骤减、浪潮退却。
浓缩民营企业成长史
公路货运的历史可以浓缩为民营企业成长的历史:首先是佳木斯的华宇、佳吉开场了中国公路的序幕,紧跟着,庐陵帮的“四通一达”搭上了电商的顺风车,最后是安能、卡行、天地汇等新锐军团,公路专线阵营快速成长并发展壮大,到2015年到达顶峰。
进入2010年以后,公路货运行业进入了井喷期,以高速扩张的速度攀升,至2014年诞生了喧嚣的“车货匹配平台”,百余家的APP在市场上竞相绽放,然后随着资本的左右合并成满帮。
从2013年的中中物流联盟、2014年的好友汇,2015年壹米滴答,德坤,2017年路歌联盟,到2018年聚盟,传化智联,多多大货网,三志,飞腾、 运派……小专线联盟同样比比皆是。
通过共享物流大通道的概念,诞生了卡行天下和聚盟;从链接物流园区入手,出现了天地汇;从单元化甩挂延伸入手,出现了商桥;强强联合各地区小霸王,成立了壹米滴答;从新能源车辆角度入手的是驹马;直接“简单粗暴”用前期战略亏损来切入,出现了百世和安能。当然,还有传化联盟,佳施大通道、河南飞腾、靠谱网、龙邦多多、正广通……
新零售成为未来之眼
新零售这场革命已然到来,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是必经之路。也有人认为,零售没有新旧之分,所谓的新零售实验做的还是百货商超做的事儿,只是业态变了,工具变了。
京东、腾讯、苏宁、永辉、阿里......都已经加入了新零售的战团;新零售对应的是“新物流”,在战团里登场的是安鲜达、京东达达、和数不清的城配企业,点燃的是对于城配冷链的重资产投资热潮。今天的新零售发动者,拉着物流企业升级换代。为此,顺丰诞生了新夏辉、阿里诞生了驯鹿冷链,京东生鲜加紧布局,还有传统的唯捷城配、荣庆冷链.......
2018年,行业的同质化竞争使得大家不约而同寻找出路。公路货运行业整体竞争已处于过度竞争阶段,随着快递业携资本转战公路零担,大家明显感觉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2018年,需求疲软,货量下滑,此时的公路货运继续找到持续可增长之路,所以联盟盛行、模式辈出,这无非是对于增长路径的一种探索。
火中取栗的关键点
公路运输是服务业,是伴随着商流的发展而被动的变化,所以提升增长的办法要追根溯源,掌控订单是关键点。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经济基础行业,整体提升降本增效,运营环境的升级换代是关键:
在订单与货源入口方面——
介入商流。通过控制订单流量入口来获得运单,从而达到持续增长的目标,未来的上游渠道零售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货运如果继续坐以待毙地等待货源,迟早会“断粮”。
控制库存。通过控制库存的来控制订单入口,并有效调度,获得持续增长,控制库存可避免消费下滑而导致的行业货量下滑。公路运输企业要不谋求垂直领域的领先,而追求一种生态化、综合型的物流和供应链服务能力和市场,目的就是控制仓储从而把握订单入口,从而达到持续增长。
消费金融。消费金融具有引流货源的直接作用、可将物流的服务网络拓展到更大的生态圈。
门店网络整合。门店收货效率是制约货源的核心因素,门店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网络覆盖度,统一收货共享门店成为提高货源的有力途径。
在大通道与基础设施提升方面——
物流大通道建设目的是便捷、高效、节约。建设大通道的要点是:打造枢纽,优化功能;网络连接,信息共享;标准立业,提供服务;分工协作,缩短链条;打造壁垒,快速吸货。物流大通道的建设需要整个链条的管理协同共进。
公路运输的引擎必须求变
经过前十年的高速成长,目前公路货运增速感觉到了明显停滞,从公路港枢纽效率切入找到持续增长的引擎,毫无疑问是大势所趋。从市场反馈来看,公路货运的增长还是需要整体提升,但从某一点上找到切入口看来难度极大,这需要整个体系的协同来完成,所以现阶段公路货运的增长引擎是人才、模式、资本,用这些要素来迎接需求增长和产业升级趋势,才能碰撞出火花四溅的精彩。
寻找公路运输领域可持续增长的引擎,是整个行业的首要任务,数据驱动且网络协同成为趋势。未来的公路货运增长的引擎需要多点协同,只在某一单点着力,则很难撬动增长空间。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转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