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路上 路在心中——记那吉屯公路养护管理处大时尼奇道班李岩峰
“养好公路,保障畅通”,是所有公路人不改初心,责任与使命。那吉屯公路养护管理处大时尼奇道班,优秀共产党员李岩峰忠诚地履行着自己的承诺,在平凡的公路养护岗位上实现着自己人生的价值。在2011年接过父辈的锹,尔今风雨养路十余年。这位养路人的后代,就像路上一颗毫不起眼的铺路石,恪尽职守,他在黑夜里加过班,在风雨中抢过险,在烈日下修补路面坑槽,雪暴天气昼夜除雪保畅,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以勤奋敬业、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守候在大山深处,奉献最美青春年华。刚参加工作时,没有什么经验,他便虚心向老同志请教,业余时间学习有关公路养护方面的理论知识。正是凭着一股子执着不怕苦的劲头,很快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由一名普通养路工成长为生产骨干。2016年,被管理处安排到大时尼奇道班担任班长,成为“桔红色公路卫士”领头人,从那一刻起,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把甘当公路养护事业的铺路石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前行,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质,干在实处,在平凡养路生涯显真情,将自己的光彩绽放在路上,成为一名大时尼奇道班领头人。
养护生产战线排头兵
管养公路,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管养好,非常不容易,春寒料峭,防汛保通。夏日烈日炙烤,热浪扑面,早出晚归,修补公路病害。秋风伴雨,抗水毁,清塌方。冬季无畏严寒,顶风冒雪,破冰清雪。这就是李岩峰这些年的生产缩影。他在养护工作上严格要求自我,时时刻刻以自我模范行动影响职工,为职工做表率,他在工作中积极解决路面修补技术问题,使路面病害得到及时修补,不断提高公路养护科技含量和机械化水平。2017年7月中旬,阿荣境内进入高温炙烤模式,多日持续高温天气虽然晒透了许多路人,却“烤”不倒一群常年奋战在公路养护一线的公路人。为达到最好的路面修补效果,李岩峰带领大时尼奇道班养护人员,每天都要在火辣辣的阳光下长时间工作近10个小时,路面温度40度,将一车车冒着青烟足足有180摄氏度的高温沥青拌合料运送至各修补路段,由于沥青融化温度更高,整个施工现场就像一个大蒸笼。养护人员个个是汗流浃背,但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主动放弃中午休息时间,连续作战,争分夺秒地作业,有效地改善了群众公路出行安全。7月12日,阿荣电视台记者听说他事迹后,前来实地拍摄,采访他时,问道:“天太热了,能不能晚些时在修补工作”,皮肤黝黑李岩峰说“不行,路面修补,气温越高沥青摊铺越容易,这样的高温天气正是补路的最好时机”,边说,脸上豆大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滴,我们“已经习惯了!不能怕热退缩啊。此次拍摄《高温季节路面修补》纪实片在阿荣电视台晚间新闻播放3天。
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受冷空气影响,阿荣旗出现大范围降雪降温天气,辖区内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积雪达20厘米以上,积雪经过货车碾压,路面结冰现象严重,对车辆通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雪情就是命令,李岩峰立即启动应急除雪保通预案,组织养护职工和机械设备不分昼夜上路开展除雪应急抢险,在301国道(甘博段)、111国道全线除雪防滑作业。在清雪战场上,总是一马当先,既是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连日来,他没有好好吃上一顿饭,没有安稳睡过一个觉。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他的脸冻得青了,手冻紫了,让人看了忍不住心疼,而他从不叫一声苦,说一声累。雪一场接着一场,他只能与时间塞跑,顶风冒雪人停车不停轮换持续作业,经过4天的持续奋战,管辖路段的积雪全部清除,公路的安全畅通。据李岩峰说,2017年整个冬季共开展应急抢险5次。
2018年7月,阿荣旗遭遇连续性大面积强降雨天气,降雨总量大、持续时间长,造成辖区301国道、G10高速公路发生塌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病害。险情就是命令,保畅就是天职。据李炭炭峰回忆,那次水毁发生在凌晨12点前后,場方路段有4处,滑坡量加起来估计有400余立方米。负责夜间巡路的班员回来及时报告情况后,有的班员说现在雨下的这么大,看样子只有等到明天再去清理了。他沉默了一阵,说:“我们这2条路,等不得啊!这么大的雨那些場方已经快堵路了,影响交通行驶安全不说,现在边沟肯定也堵了,趁现在局面还可以控制,及时去清理,任由雨水直接冲刷路面,等到天亮,恐怕路面到处冲的都有淤泥了,这样的话,我们明天要清理的滑坡泥石工作量就太大了,留给我们清理的时间也変得更紧张了,301国道、G10高速是国省重要交通干线,清理滑坡刻不容缓。”当即和道班其他班员一起,冒着暴雨,开着铲车帯着应急灯、铁铲等工具,赶赴場方路段清理泥石。经过一个通宵和第二天上午的连续作战,全线場方路段泥石均清理干浄,公路交通恢复畅通。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只是他和大时尼奇道班养护班员工作中平常一幕。
2019年8月,阿荣旗境内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造成管养路段301国道大中修K1019+746(甘博5#桥)便道大面积过水,便道路面完全瘫痪,交通严重受阻。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李岩峰没有丝豪犹豫,第一时间组织道班抢险人员和机械设备赶赴(甘博5#桥)大中修施工现场,见河水猛涨,便道需断开放入涵管进行泄洪,李岩峰立即投入到抢险工作中,饿了就吃点自己带的面包,渴了就喝点自己带的白开水,手磨破了就简单的用创口贴粘一下,戴上手套继续工作。经过近11个小时的紧张抢险,傍晚18时许,险情排除,甘博5#桥便道恢复正常通行。他作为班长,不敢推脱责任,更不敢拈轻怕重,在抢险过程中,他总是做的最多最久,做最辛苦的活,每当他看到班员累的不行时,他总是说“你们赶快休息休息,脏活累活让给我这个老班长做”。
过往司机遇险情 及时抢修保畅通
今年7月10日傍晚20时许,一辆大客车从海拉尔行驶至G301线K1076+300处时,因刚下过雨,路面湿滑,驾驶员道路不熟,导致车辆打滑失控连人带车滑入道路边坡下。所幸车上只有两名驾驶人员并无受伤,但大客车怎么也开不出来,此处距离大时尼奇道班4公里,驾驶员步行来到大时尼奇道班说明情况,班长李岩峰立即组织养护人员及抢险车辆进行现场救援,在救援过程中,他安排安全员在事故现场前后摆放安全标志疏导过往车辆通行,由于晚上光线不好,衣服划破了、手指出血了,全然不知。经过抢险车辆及养护人员近2个小时的救援下,成功将滑入边坡下的大客车救至公路上,“险情就是命令!”李岩峰说,就算是在晚时间,只要养护路段出现险情,一声令下,养路工人都会奔赴一线处理险情。
思想积极进步,服务社会
李岩峰当班长有三多,干的活多,受的累多,得到的表扬多。面对10余年的养路生涯,他努力以文化强素质,以文化树人心、以文化筑和谐,走出了一条文明、爱岗、敬业、和谐发展之路。李岩峰在思想上积极进步,2016年至2018年被管理处评为优秀养路工,2017年、2018连续两年被评为呼伦贝尔市公路系统“劳动模范”、2018年12月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每次手捧荣誉证书,对他都是一种激励,他要更好地工作,捍卫那份荣耀。成绩和荣誉在得到的同时便成为历史,每一次便从零开始,以党员的情怀更严格要求自己,书写自己平凡而又闪光的养路生涯。李岩峰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先后举办了“中国梦 劳动美”知识竞赛、志愿服务等活动,以职工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培养职工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品格。督促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他带领养护工人,在道班开辟了便民服务室,准备好急救药箱,随时给过往司乘人员提供服务,道班在雨雪中给司机推车,上敬老院帮助公益、在货车故障时送水等,至今在当地深受赞誉。有播种就会有收获,在他的带领下,大时尼奇道班连续多年被评为旗级“文明道班”称号,目前该班已有6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加强道班管理规范化,展现道班建设新风貌
凝聚才能志远、创新才可发展。建设“花园式最美养护道班”是每一位养路人的真心所想。道班是养路职工工作生活的地方,抓好道班建设是增强道班职工凝聚力、使职工以班为家、安心养路,在外劳累了一天,可一回到道班满身的疲倦顿然消失,温馨的道班驱走了一身的劳累。管理处对大时尼奇道班庭院进行总体规划,将整个道班规划为,“两区”,“三园”。两区为生活区,生产区,“三园”包括菜园,果园,花园。李岩峰按照要求“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规划,在道班院内外添栽了丁香、榆叶梅、垂榆等树,栽种串红、大丽花、千日红等鲜花,并在院内山坡上种植52沙果树,道班院内每一处景物经过他的精心雕饰,使道班春季生机盎然、夏季鲜花掩映、秋季色彩斑斓、冬季静谧温馨,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式”道班。为了改善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让大家吃上放心、环保蔬菜,每年春季李岩峰组织的道班养护人员,在做好公路养护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在道班后面240平方米蔬菜大栅种上了黄瓜、西红柿、豇豆、茄子等各类蔬菜,在他们的精心侍弄下,那些小嫩芽争先恐后的成长了起来,在瓜果成熟的季节,每每看到养路工吃着津津有味自己种的环保果实,他心里美极了,从而也改善道班的生活。作为一班之长,处处关心职工,职工家中有困难,他都主动的去关心帮助。并带领全班职工利用空闲时间搞养路工学习园地、定期举办各种职工文体活动比赛,在道班建立了阅览室、活动室,订阅各种报刊杂志,为道班职工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提高素质、丰富文化生活的良好平台。
舍小家,爱大家,本质还是爱国家
养路工注定要与风雨为伴,与辛劳相依,苦和累只有自己知道,病和痛只有自己承受。公路养护季节性强,做为班长有时连续十天、半个月甚至更常时间都不回家,就把家丢在一边,不问家事。2018年家里旧房改造,他把所有的事都交给年迈父母了,对父母的愧疚,也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心里,有时母亲问他累不累,他说,不累,既然选择,就无怨无悔。2019年8月,正值沥青路面修补施工的紧要关头,因抬切割机把膝盖扭伤,疼得他走不了路。领导劝他休息养病,可他却说:“路面坑槽修补正在紧要关头,现养护人员又少,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他只贴了几片膏药,便强忍着疼痛坚持上班,直到工程顺利完工,经过医生检查,诊断为左腿膝盖半月板扭伤,至今一直在吃药。李岩峰把无数个休息日无偿地奉献给了公路,由于长年累月的野外作业,他患上胃病,胃疼痛时他咬紧牙关,吃上几片胃药,员工们劝他休息治病,他却说:“路上的活这么多,我怎能离开”。说到大时尼奇李班长,大家都称他是公路上的“铁人”。
李岩峰用手指着301国道这条沥青路,眼里全是对这条路的深情,他说:“现在,公路发展很快,山区公路标准从畅通提升至美洁、安全,作为养路人,我要做的就是继续坚守好这段山区路,把它变得更美,把工作做得更好。”李岩峰只是“美丽公路人”的一个缩影,像他这样顶替自己的父亲走上养路工这个岗位的,在大时尼奇道班一共14余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33岁。他们以一颗赤诚之心,奉献青春,无怨无悔,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公路养护事业。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转602